RDS(Responsible Down Standard)羽絨責任標準是因為用于填充消費產品的羽絨來自全球各地的生產、加工供應鏈。因此,零售商和消費者無法充分了解到產品生產的源頭和其生產條件。最近這種情況引起了人們對與水禽動物福利待遇以及羽絨產品可追溯性缺失的關注。為了保證最終產品生命的準確性,就需要形成羽絨從貨源到最終產品的可追溯性。
羽絨責任標準確保動物全方位獨立、第三方評估的逐漸建立和實施,以及羽絨從源頭到最終產品的可追溯性,能夠提高動物的福利,同時也為零售商和顧客在責任追溯方面提供了更大的信心。
羽絨責任標準的第一個版本是由TheNorth Face?(北面)發起并通過Control Union(世優認證),“紡織品交易所”和TheNorthFace?共同努力開發的。它涉及到大量的研究區域性實踐,供應鏈模式,和現有的動物福利標準以及廣泛的利益相關者的投入。
該羽絨責任標準的最新版本是由一個國際工作組制定的。這個工作組的成員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以及專業知識,以幫助改善羽絨責任標準,并使其成為使羽絨行業更具人性化。該責任標準至少每三年修訂一次。
目的:確保在下行供應鏈中的水禽受到人道待遇。通過提供業界最佳的標準,來確保羽絨并非來自收到任何非必要傷害的動物之神,并建立一個可追溯的系統,來驗證其來源
使用范圍:本標準的范圍應當包括從孵化到組裝方生產出最終產品的整條水禽羽絨供應鏈,不受地域限制。本羽絨責任標準適用于工業化和基于小農場—毛販的渠道。該標準包括對種禽養殖場認證的可選模塊。該標準可以適用于混合型和100%認證的產品,但是,如果其中的羽絨是100%認證的,最終產品可能只被標記為羽絨責任標準認證。
認證
應用:獨立的第三方審計機和認證應適用于整條供應鏈,包括羽絨加工工人,最終產品的制造商和所有的交易者。不要求零售商進行認證。
時間:認證應每年更新一次。頒發證書的有效期為14個月的最長期限。證書到期前,跟進審計應確認條件仍然符合
RDS認證包含四個模塊。且每個模塊都有其相應的需要遵守的原則。
模塊
1.養殖場模塊
原則一:禁止強迫喂食
原則二:禁止活拔羽絨
原則三:遵守當地法律
原則四:禁止平行生產
原則五:供食和喂水
原則六:屋舍、養畜密度和戶外活動
原則七:健康
原則八:保健、害蟲和食肉動物控制
原則九:水禽的處理和管理
原則十:可追溯性、識別性和隔離性
2.屠宰場模塊
S1:場所應遵守當地關于動物福利的法律
S2:負責卸貨、擊暈、宰殺的人員應接受培訓
S3:培訓記錄應至少保留五年
S4:在抵達屠宰場之后,應細心并盡可能少的限制水禽的行為
S5:水禽應在兩小時內完成卸貨和屠宰,除非屠宰場有等候區與適當的設施
S6:在工業化的屠宰場中,水禽能卸在昏暗的房中以盡可能減少其心理壓力和恐慌。如果在露天進行屠宰,應當采取其它減壓措施。
S7:在工業化的屠宰場中,水禽應在被擊暈后立即宰殺。
S8:如果實施電擊,當時用50赫茲交流電時,每只水禽應當至少使用130毫安的電流。
S9:電擊的頻率應每天檢查3次,記錄結果。
S10:應做供應商的農場確認檢查,以確認其符合《羽絨責任標準》。
3.運輸模塊
T1:運輸應遵守當地關于動物福利的法律
T2:運輸計劃應確保水禽盡快抵達其目的地,在任何情況下至多8小時。
T3:水禽所在的運輸工具應在能夠為其提供充足的通風條件,并保護其不受風、雨、雪和高溫侵害。
T4:在運輸過程中水禽不應過分擁擠。
T5:運輸工具在裝載水禽前應當做好清潔、干燥工作。
T6:每單運往屠宰場的禽鳥死亡率相關運輸必須記錄。記錄應當保留五年或者對于其有效性的長度,以較長者為準。
4.小型養殖戶團體
G1:小型養殖戶團體應當由一組在農業生產、地理區域和經濟條件方面具有同性質的成員組成。
G2:《羽絨責任標準》無接受被使用過或被回收過的羽毛。
G3:小型養殖戶團體應具備以下文件:村莊明細清單、經注冊的獸醫、毛販(含多個)、每存水禽數量和種類估計、以下G4行所列的獸醫證明、毛販運送羽絨的數量和種類。
G4:注冊獸醫和毛販應能夠詳細了解本標準。
G5:毛販應提供以下文件:羽絨來源村莊、羽絨數量。
G6:毛販應滿足以下要求并簽承諾書:僅運送小型養殖戶團體村莊中經認定的羽絨、經認證的羽絨應分離并識別、一旦認證戶出現違反本標準的情況,立即上報。
G7:范圍認證持有者應具備相關程序,在發生不符標準時能夠對成員做出處罰和開除等措施。
G8:認證機構參觀養殖場時,所見不應與獸醫聲明及小型團體養殖戶文件有明顯的出入。
B 小節 – 動物福利評判標準
AW1. 營養
理想結果:動物可獲得與其年齡和需求相適應的充足飼料和水,以維持正常健康并防止出現持續饑渴、營養不良或脫水。
AW1.1 不得出現對水禽的強迫喂食。
AW1.1.1 養殖場不得收購被強迫喂食的動物,也不得將動物外包以對其強迫喂食。
AW1.2 應給水禽提供充足的食物以滿足其營養需求,使其保持良好狀態。
AW1.2.1 應確保白天有持續飼料供給。
AW1.2.2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讓禽鳥超過 8 小時無法獲得食物。
AW1.2.3 食物的供給不應引起不當競爭。
AW1.2.4 不得使用生長激素。
? 全天都要有食物。不可超過 8 小時不提供食物。
? 應根據禽鳥的成長過程和每一群落的數量,了解所需的不同 飼料量。
? 判定空間容量,以確保不會出現過度食物競爭。 ? 無生長激素。 ? 盡可能避免使用轉基因原料制成的飼料。
AW1.3 應為水禽提供清潔且安全的飲用水。
AW1.3.1 管理人員應定期進行水質檢測,以確保其適合動物飲用。
AW1.3.2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讓禽鳥超過 8 小時無法獲得飲水。
如果審核人員觀察到飲用水有潛在的不安全性或收到污染,他們可要求提供年度水質監測記錄或進行定點抽驗。ATP 生物發光檢測或 氧化還原電位檢測都是建議的檢測方法。 水質監控應該是日常健康檢查的一部分。 飲用水可能存在不安全性的信號包括: ? 水質不夠清澈
? 藻類過度生長
? 出現泡沫
? 顏色呈現難看的黃色或褐色
? 水面有油 ? 有垃圾
? 有化學品氣味 ? 有石油氣味 ? 有腐爛、排泄物或臭雞蛋氣味。 請使用以下問題來評估飲用水受污染的風險: ? 動物飲用水和人類飲用水的水源是否相同? ? 附近是否有使用殺蟲劑或除草劑的農業耕種? ? 過去是否出現過水質問題? ? 水源附近是否可能存在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