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東市場為例,整個廣告投放過程如下:
第1步,設置推廣鏈接,準備阿拉伯語的網站和視頻。由于中東和其他地區不同,阿語是眾多地區的官方語言,即便視頻中會涉及到英語,也一定要有阿語語言或字幕,才能通過TikTok審核團隊的審核。
第2步,準備好網站和產品案例之后,給網站安裝 pixel( 類似于Facebook pixel)。安裝成功后,在賬戶里進行轉化率的跟蹤。
在廣告投放之前,要確定投放目標。在TikTok后臺,有多種推廣目標設置。比如訪問量、轉化量,以及安裝量,信息流廣告看中的更多是轉化量。
對于電商來說,一般有兩種追蹤維度,即點擊率和購買成功率。用戶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決定自身最終考核的KPI是選擇哪種維度。而通常電商都以最終成交量為考核轉化率高低的標準,也有小部分客戶會以點擊率為主,這種情況下,點擊出價越高,視頻得到的展示以及點擊就會越高,但這種方式,無法衡量用戶購買轉化。
第3步,設置預算等數據,進行小規模測試。比如先創建一個廣告組,在設置廣告組、預算、出價模式等。以購買成功為考核標準,預算通常設置在100~200美金,CPA也會根據不同廣告主、不同行業分別設定。
關鍵詞設置:與其他媒體不同,TikTok后臺是給自己的后臺“看的”。比如關鍵詞是鞋類,那么TikTok會自動把一部分愛好買鞋的用戶分配給該賬戶,關鍵詞一般設置20個左右。
出價系統:分成兩類,分別為點擊cpc,智能ocpc。采用智能出價系統的好處是,在前期可以幫用戶快速度過冷啟動階段。且在平穩期,也可以幫用戶不斷進行智能優化。
目前,印度和日本的TikTok后臺有推薦出價系統可以使用,包括受眾、愛好、年齡,都可以進行設置,且在后期可以進行精準投放。
第4步,廣告預覽。之所以進行這一項,是在于要檢測轉化率,即 pixel是否安裝成功,可以跟蹤到購買。對于服務商而言,如果這中間出了差錯,即使在TikTok推廣上產生了購買,也不能追蹤到,就會迫使后續工作暫停,所以這一步尤其重要。
而進行廣告預覽時,需要準備中東的IP,在谷歌上下載TikTok后,進行廣告預覽,試走購買形式。比如,完成一個產品的購買流程后,TikTok后臺會顯示預覽成功的數據,即數據會從0變成1,說明設置代碼、轉換代碼沒有問題。
優化階段
當以上準備工作、視頻也審核通過后,就到了后期優化階段。對于TikTok而言,這個過程分為兩大階段:
第1階段,即賬戶起量期,官方術語叫冷啟動。也就是在一定時間內,當電商購買轉化達到10個之后,才可以說明投放的產品適合TikTok,達不到10倍的轉化,則說明產品并不適合TikTok,用戶也就不會再繼續投放這個視頻。同時也側面說明可能視頻存在問題,即所投放的受眾人群不符。
此時,需要調整兩個方向。一方面,先檢查視頻是否本地化、吸引用戶。包括在視頻中增加產品價格、品類,以及促銷活動等元素,但是一定要和自己的實際頁面相符合。另一方面,是選品。在產品選擇上,中東市場轉化率較好的產品主要有男性戒指、服裝服飾、汽車相關以及電子產品類,包括移動電源、耳機、手機殼等。也可以選擇爆品,但最好先依照大盤數據進行品類選擇,以便更快看到是否有轉化。
第2階段,過了冷啟動期之后,就是穩定體量時,說明所投放產品適合TikTok,并且有更大的空間可以發展。
那么,后期優化主要體現在兩大方面:
在素材上,由于TikTok“吃素材”嚴重,優化師建議,一個產品,需要每七天一更新素材,一周至少更新2~3次的頻率,大概10~20個素材之間。
在視頻上加價格、產品促銷等元素,可以提升點擊以及轉化率。此外,文案、音頻等元素應盡量本地化,否則會出現點擊量不高的狀況。
在受眾上,分兩種情況:第1種,在廣告組中可以設置受眾年齡、性別,包括興趣愛好等;第2種,后期可增加自定義受眾包,比如針對購買效果好的類別,生成受眾包,在產品投放一段時間后,來拓展相似受眾,來幫助投放者精準定位人群,使轉化更加精準,并提高后期購買量。
最終,競價廣告投放出來,會呈現在TikTok視頻信息流中,并加有廣告標識。而視頻展示量、點擊率、消耗、花費數據等都可以在TikTok競價廣告后臺看到 。
其他投放注意事項
由于TikTok并沒有開通購物車功能,當廣告投放完成后,視頻下方會有引導按鈕,顯示立即查看或立即購買,點擊之后就會跳轉到產品實際頁面的落地頁,即獨立站。
一般來講,周六周日是TikTok的流量高峰期,所以成功易會建議電商用戶在在周三、周四時,就提前準備好投放視頻,在周六、周日進行放量。
目前來看,相比其他市場,TikTok在中東、東南亞、日本等市場投放的轉化率相對較好。所以,師建議賣家在進行廣告投放時,需要先考慮投放地區、注意產品和受眾的人群是否相匹配